三十六计有哪些?36计完整解释及经典案例解析
三十六计完整解析与实战案例拆解

三十六计起源于中国古代兵法思想,历经千年沉淀,其核心逻辑是将战场谋略抽象为可复用的策略模型。为便于系统性理解,笔者结合军事科学院《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》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案例库,将三十六计拆解为六大模块,每个模块下设六项策略,配以真实历史场景还原。
第一模块:优势对抗策略
1. 瞒天过海:唐太宗征高句丽时,命工匠建造"海上城池"迷惑敌军,实则暗渡主力登陆。
2. 围魏救赵:公元前354年,孙膑攻大梁解邯郸之围,开创古典围点打援战例。
3. 借刀杀人:曹操借刘表之手除祢衡,避免直接冲突的政治设计。
4. 以逸待劳:淝水之战前秦军千里奔袭,东晋据险固守消耗敌军战力。
5. 趁火打劫:清军入关选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次日发动突袭。
6. 声东击西: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前,在加莱海峡布置虚假部队调动。
第二模块:劣势转化策略
7. 无中生有:张仪诈称割地六百里诱楚怀王绝齐,实则建立外交隔离带。
8. 暗渡陈仓:韩信明修栈道吸引章邯主力,奇兵穿越陈仓古道。
9. 隔岸观火: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,说退秦师保全郑国。
10. 笑里藏刀:春秋郑武公嫁妹麻痹胡国,三年后突袭灭胡。
11. 李代桃僵:田忌赛马用下等马兑掉对方上等马,创造局部优势。
12. 顺手牵羊:1943年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,盟军意外获取德军恩尼格玛密码机。
第三模块:攻守转换策略
13. 打草惊蛇:长孙晟出使突厥时,故意射落双雕震慑沙钵略可汗。
14. 借尸还魂:陈胜吴广鱼腹藏书,借扶苏项燕名义发动起义。
15. 调虎离山:马陵之战孙膑减灶诱庞涓弃守险要。
16. 欲擒故纵:诸葛亮七擒孟获实现西南长治久安。
17. 抛砖引玉:商鞅立木建信铺垫变法公信力。
18. 擒贼擒王:玄武门之变精准控制李建成指挥中枢。
第四模块:信息操控策略
19. 釜底抽薪: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摧毁袁绍后勤。
20. 浑水摸鱼: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刻意制造多方矛盾谋取利益。
21. 金蝉脱壳:刘邦荥阳突围,纪信假扮汉王吸引楚军。
22. 关门捉贼:长平之战白起佯败诱赵军进入预设包围圈。
23. 远交近攻:秦昭襄王采用范雎策略构建战略缓冲区。
24. 假道伐虢:晋献公借道虞国灭虢,返程时顺势灭虞。
第五模块:心理博弈策略
25. 偷梁换柱:赵高沙丘政变秘不发丧,篡改始皇遗诏。
26. 指桑骂槐:孙武练兵斩杀吴王宠妃立威。
27. 假痴不癫:司马懿装病麻痹曹爽,发动高平陵之变。
28. 上屋抽梯:韩信背水列阵激发士兵死战决心。
29. 树上开花:张飞当阳桥布疑兵,马尾拖树枝扬尘退敌。
30. 反客为主:郭子仪单骑退回纥,化敌为友重建军事联盟。
第六模块:终极制胜策略
31. 美人计:西施入吴导致夫差荒废朝政。
32. 空城计:诸葛亮抚琴退仲达,心理战经典案例。
33. 反间计:皇太极利用崇祯疑心除袁崇焕。
34. 苦肉计:黄盖诈降火烧赤壁,改变三国格局。
35. 连环计:王允设计貂蝉离间董卓吕布。
36. 走为上: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盟军反攻火种。
现代商业实践中,华为运用"暗渡陈仓"突破芯片封锁,特斯拉采用"以逸待劳"策略耗死传统车企。据麦肯锡2023年战略工具调研显示,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8%在并购谈判中使用三十六计思维框架。掌握这些策略的本质不在于机械套用,而在于理解其底层博弈逻辑:在资源约束条件下,通过非线性路径达成战略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