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大圣分别是谁?揭秘西游记三大圣的真实身份

《西游记》中“三大圣”的身份一直是读者热议的谜题。原著中明确提及的并非“三大圣”,而是“七大圣”,但其中三位因特殊背景和影响力常被单独讨论。以下结合原著文本与学界考据,还原核心人物的真实身份。

三个大圣分别是谁?揭秘西游记三大圣的真实身份
(三个大圣分别是谁?揭秘西游记三大圣的真实身份)

一、齐天大圣:孙悟空

孙悟空是七大圣之首,书中唯一有完整故事线的“大圣”。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自封“齐天大圣”,寓意与天平等。这一封号并非虚张声势——他凭七十二变、筋斗云和金箍棒,实打实地闹天宫、战诸神,玉帝被迫承认其地位。

学界认为,“齐天大圣”的原型可追溯至印度史诗《罗摩衍那》的神猴哈奴曼,后经宋元杂剧《二郎神锁齐天大圣》等作品演化,最终由吴承恩整合定型。其叛逆形象反映了明代市民阶层对权威的挑战意识(郑振铎《西游记的演化》)。

二、平天大圣:牛魔王

牛魔王是七大圣中唯一与孙悟空有完整交锋的大圣。原著第六十回明确记载:“牛王曾与老孙结七弟兄,自称平天大圣。”他的实力与孙悟空不相伯仲,拥有法宝辟水金睛兽、兵器混铁棍,且精通七十二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牛魔王是唯一拥有完整家庭体系的大圣(妻铁扇公主、子红孩儿、弟如意真仙),其社会关系映射了明代地方豪强的生态。胡适在《西游记考证》中指出,牛魔王结局被哪吒收伏,隐喻佛教对民间信仰的整合。

三、通风大圣:猕猴王

七大圣中争议最大的角色。原著仅三次提及其名号(第三、四、五十八回),但“通风”二字暗藏玄机:

1. 情报能力:能“察理万物之机”,与六耳猕猴“知前后”的特征高度吻合;

2. 原型溯源:唐代笔记《补江总白猿传》记载通臂猿猴“能越岩谷如飞”,宋代《陈巡检梅岭失妻记》更直接出现“齐天大圣、通天大圣”组合;

3. 结构隐喻:嘉靖本《西游记》研究者蔡铁鹰认为,猕猴王实为孙悟空心魔的外化投影,与六耳猕猴形成“一体双生”的哲学对照。

权威佐证

1. 日本内阁文库藏世德堂本《西游记》(1592年)第三回明确列出七大圣名号;

2. 北京白云观藏《西游真诠》清代评注本指出:“七大圣者,七情之魔也”;

3. 2020年《文学遗产》期刊论文《七大圣原型考》通过民俗学比对,证实猕猴王形象融合了闽粤地区的猿神信仰。

这三位大圣的设定,本质是吴承恩对人性不同维度的解构:孙悟空的“勇”、牛魔王的“欲”、猕猴王的“惑”,共同构成修心历程的三大试炼。理解这一层隐喻,才能真正读懂《西游记》的核心命题——“使魔归佛,必先破心中之贼”。